学校国标代码:13262 / 湖北招生代码:C203
综合资讯 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 News 查看更多>>
1
2021 - 06 - 08
2021年是新高考元年,“如何填报志愿?”是万千高考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据悉,由湖北省教育学会指导的第20届高招公益活动——湖北高招会,定于6月19日在全省拉开大幕。据主办方介绍,此次高招服务活动的主题是“慧填志愿,上好大学”。活动内容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一、高校招生咨询会活动第20届湖北高招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安排如下:(一)线上高招会安排线上高招会在“小程序平台”呈现,包括“线上直播”和“线上咨询”。具体安排如下:内容阶段日期线上直播出分前6月19日—20日出分后6月26日—27日出分后8月5日—6日线上咨询出分前6月19日—20日出分后6月26日—27日出分后8月5日—6日通过线上咨询会,高考家庭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视频、语音、文字、图片等方式,全面了解各高校的校园风光、办学成就、文化内涵、招生政策等高招资讯。(二)线下高招会安排线下高招会邀请了全国100多所高校,分8条线路在全省同步巡回进行。具体安排如下:时间场次/线路地点会务组联系人武汉专场6月28日本科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刘  伟134071796206月29日专科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东区)8月7日专科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南校区)   市州巡回6月26日 第一条线咸宁★湖北科技学院梅  展186729393656月...
2
2022 - 10 - 26
文华学院校长刘献君教授曾去30多所高校担任本科教学评估专家,他回顾,走进课堂听课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老师的课没有打动学生。”师生缺乏有效的交流成为他担忧的重点。长期以来,高校领导与教师,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方式较为单一,交流机会也更少。为破解交流瓶颈,文华学院初步形成了每年上半年毕业生访谈,下半年教师访谈,全年周日晚点评、潜能导师制、领导听课等一系列制度性交流,激发了交流的内生动力,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密切了师生联系渠道。所谓制度性交流是指在实践中通过颁布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交流的原则、方式、程序等进行明确要求,实现领导与教师,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各项活动,构建双方共同遵守的规范性、协商与对话交流机制。毕业生访谈,良好建议成为学校决策的重要依据“个性化教育起点是尊重学生,终点是学生尊重。让学生在充分被尊重的环境下,成长为更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这句话是2016年的毕业生朱伊同学,接受文华学院校长刘献君教授访谈时说的一句话。此时的她,正以优异的成绩被美国南加州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此后,学校将“尊重学生”作为实施个性化教育路径的第一条。学生在毕业生访谈中提到的一些良好建议或者启示,成为学校后来决策的重要依据。文华学院开展的毕业生访谈作为一项制度性交流,是指每年上半年,学校领导、老师与专家学者随机抽取全校150名左右的应届毕业生分别进...
3
2023 - 04 - 10
4月9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博士、中国高级管理培训项目主任顾清扬,应校长刘献君教授的邀请来到文华学院进行学术交流。顾清扬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硕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中国高级管理培训项目主任。自1982年起,先后在中国华中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全职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城市发展与城市政策、公共政策与战略、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建设、新加坡公共政策等。(刘献君校长与顾清扬博士(左)在图书馆门前合影)刘献君校长与顾清扬博士进行了亲切地交谈,就如何深入开展个性化教育和院校研究进行了探讨。刘献君校长陪同顾清扬博士参观了文华学院的校园,介绍了文华学院的发展历程。在图书馆观看“院士墙”时,顾清扬博士赞叹文华学院迎来了这么多的著名专家、学者。在学术交流中心,参观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展览过程中,刘献君校长向顾清扬博士介绍了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际的效果。顾清扬博士颇感兴趣,拿出手机拍照,并感叹地说:教育家办学,的确不一样。(刘献君校长向顾清扬博士赠送书籍)临别时,刘献君校长签名赠送了自己撰写的《个性化教育论》等书籍。顾清扬博士热情地邀请刘校长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
4
2024 - 03 - 17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湖北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24〕4号)精神,结合我校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特制定本章程。一、报名条件(一)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含2023年下半年毕业的高职(专科)扩招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修完普通高职(专科)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能如期取得专科毕业证书(以下简称“普通考生”)。(二)退役大学生士兵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服役期间没有受到部队相关处分;在湖北省应征入伍;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学业。考生只能选择“普通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中的一种考生类型报考。报考学生只能填报我校一个招生专业,且符合我校允许报考的专业类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不调整到其他类别计划使用。符合条件的考生只能参加一次普通专升本考试(含已录取未报到、延期毕业考生等)。二、招生专业及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允许报考的专业类别专业计划数(人)普通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英语0502012年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英语相关专业66112广告学0503032年文理兼收6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2年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非金属材料类、装备制造大类8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
5
2022 - 09 - 08
坚持立德树人,做好迎评促建。9月7日,文华学院庆祝第三十八个教师节座谈会于行政楼3号会议室顺利举行。党委书记郑畅,副校长张七一,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程红,校长助理邓华和出席会议,学部党总支书记,部分机关处(部)负责人以及获奖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郑畅主持会议。会上,张七一宣读了《关于表彰2022年度“三育人”优秀团队、先进个人的决定》以及《省级竞赛获奖名单》。获奖教师代表分别畅谈了他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观点、看法和经验,现场气氛热烈。程红对获奖老师表示祝贺并说道,每位教师的工作皆是基于爱、基于用心、基于用情的。教师的工作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及踏实奉献。最后,郑畅对全体参会人员提了四个要求:一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服务。要提高站位来理解国家所有的方针政策。二要坚守本职岗位,教书育人,质量第一。三要坚定育人初心,恪守教育情怀,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四要坚信办学理念,个性化教育是我校办学特色,发展学校的组织文化是我们的共同目标。相关链接:“三育人”优秀团队:外语学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团队经管学部辅导员团队机电学部教务办公室团队基础学部公共体育系团队“三育人”标兵:李勇 陈艳 徐玲玲 鲁群 李吕婷 雷蕾 叶知民 李鹏 陈静波 何鹏“三育人”先进个人:熊永红 翁小芳 穆兰 周黎 王丹丹 李妍 包佳祺郭胜 黄兆祥 田海丽 曹玉洁 许翀 ...
产品中心 / Products

欢迎报考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日期: 2018-06-20
浏览次数: 2274


新闻学(智能媒体)    文理兼收   本科   学制4年

培养目标投入媒体智能化前沿性的发展,以人文社科知识打基础,以智能媒体技术为驱动,以新闻内容生产技能为核心,培养能说能写能策划、擅拍擅编擅设计的融媒体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专业优势与特色:本专业创办14年,紧随媒体技术进步,推动专业创新发展。从融媒体、新媒体到智能媒体的探索,在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是湖北省首家设立智能媒体方向的新闻学专业;也是湖北省首家全面实施融媒体新闻教育的特色专业;是文华学院的重点特色专业。本专业拥有国内人工智能专家鲁汉榕和新闻传播专家申凡为代表的一批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和“双师型”教师;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形成了实践经验一流、学术研究在同类院校名列前茅的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湖北省大数据新闻创新团队和湖北省“大数据新闻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拥有高校一流的教学实验室、19个校内外媒体实习基地和以数据新闻团队为代表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特别注重学生的实操技能和个性化特色的培养,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还与台湾世新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国际化培养模式。

主干课程:智能媒体概论、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的可视化、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事业史、新媒体写作、新媒体策划与制作、融媒体新闻采访、融媒体新闻写作、融媒体新闻编辑与制作等。

就业去向既可以考研或留学者,也可在政府机构任职、媒体机构从事新闻采编和新媒体编辑、制作,或在企事业单位任职宣传与公关策划、项目经理等。



网络与新媒体   文理兼收  本科 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会新媒体内容策划制作,懂新媒体产品设计运营,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相关技术,适应网络与新媒体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专业优势与特色:本专业拥有实践经验一流、学术研究在同类院校名列前茅的教师团队和以新媒体运营工作室为代表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依托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品牌发展研究中心”、省“大数据新闻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和湖北省大数据新闻创新团队,先后主持完成了 “人民日报新媒体品牌传播研究”和“湖北省新媒体品牌打造研讨会”等,受到了人民网、湖北省政府网、长江云、湖北日报网(荆楚网)等一批新媒体的高度评价。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拥有未来媒体实验室、数字录音实验室、数字编辑实验室等高校一流的实验室,并与湖北广电新媒体新闻中心(长江云)、大楚网、长江网新闻等地方新媒体机构建立了合作实践平台,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实操能力。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新媒体写作、新媒体策划与制作、新媒体运营与推广、网页设计与制作、整合营销传播。

就业去向:可在文化传播机构、大型网站及新媒体部门、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与新媒体策划与制作、新媒体产品设计和运营管理等。





分享到:
推荐新闻
扫一扫浏览手机网站 招生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浏览手机网站 招生微信二维码
文华学院—招生信息网
电话:027-87583391 87583392 87583393(6-9月开通) 
邮编:430074
地址:中国·深圳·宝安中心区·宝源路F518时尚创意园15栋3层
地址:湖北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文华园路8号
Copyright© 2018-2021文华学院  鄂ICP备09023313号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